浅谈JavaWeb
浅谈JavaWeb
什么是Javaweb
-
web:万维网(www),能够通过浏览器访问的网站
-
JavaWeb:用java技术解决相关web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栈
- 采用B/S架构,浏览器/服务器 架构模式,特点:客户端只需要浏览器,应用程序的逻辑和数据都存储在服务端,浏览器只需要请求服务器,获取web资源,服务器把web资源发送给浏览器即可。好处:易于维护升级,服务器端升级后,客户端无需任何部署就可以使用最新版本
-
静态资源:HTML、CSS、JavaScript、图片等。负责页面展现
-
动态资源:Servlet、JSP等。负责逻辑处理
-
数据库:负责存储数据
-
HTTP协议:定义通信规则,一次响应对应一次请求
-
对事务没有记忆能力
-
每次请求和响应都是独立的
-
访问速度快
-
多次请求间不能共享数据,Java中使用会话技术(cookie,session)来解决这个问题
-
分为POST请求(参数在请求体中)和GET请求(参数在请求行中,有大小限制)
-
常见的HTTP 响应头
1
2
3
4
5
6Content-Type:表示该响应内容的类型,例如text/html
image/jpeg;
Content-Length:表示该响应内容的长度(字节数)
Content-Encoding:表示该响应压缩算法,例如gzip;
Cache-Control:指示客户端应如何缓存,例如max-age=300
表示可以最多缓存300秒
-
-
Web服务器:负责解析 HTTP 协议,解析请求数据,并发送响应数据
-
使用Java操作
认识Serlvet
-
Servlet是用Java编写的服务器端程序,其主要功能在于交互式地浏览和修改数据,生成动态Web内容
-
Servlet是指任何实现了这个Servlet接口的类
-
工作模式
- 客户端发送请求至服务器
- 服务器启动并调用Servlet,Servlet根据客户端请求生成响应内容并将其传给服务器
- 服务器将响应返回客户端
-
工作原理
- Servlet接口定义了Servlet与servlet容器之间的约定
- Servlet容器将Servlet类载入内存,并产生Servlet实例和调用它具体的方法
- 在一个应用程序中,每种Servlet类型只能有一个实例
- ServletRequest中封装了当前的Http请求,ServletResponse表示当前用户的Http响应
- 对于每一个应用程序,Servlet容器还会创建一个ServletContext对象。这个对象中封装了上下文(应用程序)的环境详情。每个应用程序只有一个ServletContext。每个Servlet对象也都有一个封装Servlet配置的ServletConfig对象
- 通过编写实现Servlet的Servlet类进行操作
-
体系结构
Servlet具体使用
-
创建一个类实现Servlet接口,重写方法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public class LoginServlet implements Servlet {
public void init(ServletConfig servletConfig)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{
//初始化方法
//当Servlet第一次被请求时,Servlet容器就会开始调用这个方法来初始化一个Servlet对象出来,但是这个方法在后续请求中不会在被Servlet容器调用
}
public ServletConfig getServletConfig() {
return null;
}
public void service(ServletRequest servletRequest, ServletResponse servletResponse) throws ServletException, IOException {
//处理get/post请求的方法
//每当请求Servlet时,Servlet容器就会调用这个方法
}
public String getServletInfo() {
return null;
}
public void destroy() {
//销毁的方法
//要销毁Servlet时,Servlet容器就会调用这个方法
}
}
//其他的方法
//getServletInfo( ),这个方法会返回Servlet的一段描述,可以返回一段字符串。getServletConfig( ),这个方法会返回由Servlet容器传给init( )方法的ServletConfig对象 -
在
web.xml
文件中配置Servlet
的映射关系1
2
3
4
5
6
7
8<servlet>
<servlet-name>自定义名称</servlet-name> //3
<servlet-class>处理请求的类的完整路径</servlet-class> //4
</servlet>
<servlet-mapping><!-- mapping 表示映射 -->
<servlet-name>自定义名称</servlet-name> //2
<url-pattern>请求名</url-pattern> //1
</servlet-mapping> -
使用注解的方式开发
Servlet 3.0
版本后支持,注意/和/*的区别- 当我们的项目中的Servet配置了“/”,会覆盖掉tomcat中的DefaultSerlet,当其他的 url-pattern都匹配不上时都会走这个Servlet,导致静态资源访问不到
- 当我们的项目中配置了“/*”,意味着匹配任意访问路径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 -
在日常使用中我们都继承
HttpServlet
接口HttpServlet
内部自己实现了serlvet
方法,把接收到的ServletRequsest类型的对象转换成了HttpServletRequest类型的对象,把ServletResponse类型的对象转换成了HttpServletResponse类型的对象,把两个转换后的对象传入了另一个service方法- 自己的serlvet方法会解析HttpServletRequest中的方法参数,调用以下方法之一:doGet,doPost,doHead,doPut,doTrace,doOptions和doDelete
- 我们在实现的时候只需要覆盖doGet或者doPost方法
-
HttpServlet
的一些常用方法-
请求常用方法
1
2
3
4
5String getParameter(String name)// 根据表单组件名称获取提交数据 name和表单name相同
String[ ] getParameterValues(String name) //获取表单组件对应多个值时的请求数据
void setCharacterEncoding(String charset) //指定每个请求的编码(针对post请求才起作用),解决乱码问题
RequestDispatcher getRequestDispatcher(String path).forward(req,resp) //--转发,带有原有的请求参数
request.setAttribute(“key”,value);//存值,还有通过get方法取值 -
响应常用方法
1
2
3
4void addCookie(Cookie var1);//给这个响应添加一个cookie
void sendRedirect(String var1) ;//重定向,不带请求参数,地址栏会改变
PrintWriter getWriter()// 获得字符流,通过字符流的write(String s)方法可以将字符串设置到response 缓冲区中,服务器将内容组成HTTP响应返回给客户端显示
void setContentType("text/html;charset=UTF-8");//解决乱码问题 -
转发属于一次请求一次响应,重定向属于两次请求,两次响应
-
-
重写
HttpServlet
中的Servlet
方法,使用请求路径进行方法的分发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import javax.servlet.ServletException;
import javax.servlet.http.HttpServlet;
import javax.servlet.http.HttpServletRequest;
import javax.servlet.http.HttpServletResponse;
import java.io.IOException;
import java.lang.reflect.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;
import java.lang.reflect.Method;
/**
* 修改分发的方式
*/
public class BaseServlet extends HttpServlet {
protected void service(HttpServletRequest req,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) throws ServletException, IOException {
//获取请求路径
String uri = req.getRequestURI();
//获取最后一段路径 比如brand-case/brand/selectAll 中的selectAll
int index = uri.lastIndexOf("/");
String methodName = uri.substring(index + 1);
//获取继承BaseServlet的字节码对象 Class
//谁调用this所在的方法,this就代表谁
Class<? extends BaseServlet> cls = this.getClass();
try {
//通过反射获取方法对象
Method method = cls.getMethod(methodName, HttpServletRequest.class, HttpServletResponse.class);
try {
//调用cls实例上的方法
method.invoke(this, req, resp);
} catch (IllegalAccessException e) {
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(e);
} catch (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e) {
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(e);
}
} catch (NoSuchMethodException e) {
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(e);
}
}
}
通过Tomcat管理Servlet
-
Tomcat是独立运行的Servlet容器,内置了Servlet的API
-
Servlet需要依赖Tomcat才能运行
-
流程图
-
如何使用
-
本地安装tomcat
-
配置相应的工件和web框架
-
使用maven插件,pom文件的打包方式为war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<plugins>
<plugin>
<groupId>org.apache.tomcat.maven</groupId>
<artifactId>tomcat7-maven-plugin</artifactId>
<version>2.2</version>
<configuration>
<path>/</path>
<port>8080</port>
<uriEncoding>UTF-8</uriEncoding>
</configuration>
</plugin>
</plugins>
-
会话跟踪技术
概述
-
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,每次请求都会视为新的请求,通过会话跟踪技术实现会话内数据共享
-
什么是会话:
用户打开浏览器,访问web服务器的资源,会话建立,直到有一方断开连接,会话结束。在一次会话中可以包含多次请求和响应
- 会话跟踪:
一种维护浏览器状态的方法,服务器需要识别多次请求是否来自于同一浏览器,以便在同一次会话
的多次请求间共享数据
- 实现方式
客户端:Cookie
服务端:Session
Cookie基本使用
-
将数据保存在客户端,以后每次请求都携带Cookie数据进行访问
-
基本使用
1 | //1.创建Cookie对象,设置数据 |
- 原理
Cookie的实现是基于HTTP协议的
响应头:set-cookie
请求头:cookie
-
使用细节
-
存活时间:默认存放在浏览器内存中,浏览器关闭内存释放,自动销毁
-
setMaxAge(int seconds):设置Cookie的存活时间
正数:将 Cookie写入浏览器所在电脑的硬盘,持久化存储。到时间自动删除
负数:默认值,Cookie在当前浏览器内存中,当浏览器关闭,则Cookie被销毁零:删除对应 Cookie
-
不能直接存储中文,需要进行URL编码
-
-
优缺点
优点:HTTP协议中支持的内容
缺点:
- 移动端APP无法使用
- 用户可以自己禁用Cookie
- 不能跨域,跨域分为三个维度:协议、IP/域名、端口,一个不同都算跨域
Session的使用
-
服务端会话技术,将数据保存在服务端
-
JavaEE 提供 HttpSession接口,来实现一次会话的多次请求间数据共享功能
-
使用
1 | //1.获取Session对象 |
- 原理
基于Cookie实现的
同一会话的两次请求访问的session是同一对象tomcat会将创建的session当做cookie对象发送到请求头中,而后在请求时访问的就是已经有的session对象
- 使用细节
Session的钝化:服务器正常关闭后,Tomcat会自动将Session数据写入硬盘
活化:再次启动服务器后,从文件中加载数据到Session中
Session的销毁:默认无操作,30分钟后销毁,调用invalidate()方法
1
2
3
4 配置文件配置
<session-config>
<session-timeout>30</session-timeout>
</session-config>
-
优缺点
优点:存储在服务端,安全
缺点:服务器集群环境下无法直接使用,包含Cookie的所有缺点
两者的相同和区别
- 都是来完成一次会话内多次请求间数据共享的
- 区别:
- 存储位置:Cookie 是将数据存储在客户端,Session 将数据存储在服务端
- 安全性:Cookie不安全,Session安全
- 数据大小:Cookie最大3KB,Session无大小限制
- 存储时间:Cookie 可以长期存储,Session默认30分钟
- 服务器性能:Cookie 不占服务器资源,Session 占用服务器资源
JWT令牌
-
概述
定义了一种简洁,可自定义的格式,通过JSON格式进行封装在通信双方间进行传输,以数字签名保证信息的安全性
-
具体组成
-
使用
导入maven坐标
1
2
3
4
5<dependency>
<groupId>io.jsonwebtoken</groupId>
<artifactId>jjwt</artifactId>
<version>0.9.1</version>
</dependency>创建配置类进行配置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package com.sky.properties;
import lombok.Data;
import org.springframework.boot.context.properties.ConfigurationProperties;
import org.springframework.stereotype.Component;
public class JwtProperties {
/**
* 管理端员工生成jwt令牌相关配置
*/
//设置jwt签名加密时使用的秘钥
private String adminSecretKey;
//设置jwt过期时间
private long adminTtl;
//设置前端传递过来的令牌名称
private String adminTokenName;
}yml配置文件中设置,到时候通过自动装配的形式将配置加载到JwtProperties bean中
1
2
3
4
5
6
7
8sky:
jwt:
# 设置jwt签名加密时使用的秘钥
admin-secret-key: itcast
# 设置jwt过期时间
admin-ttl: 7200000000000000
# 设置前端传递过来的令牌名称
admin-token-name: token创建加密和解密的工具类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public class JwtUtil {
/**
* 生成jwt
* 使用Hs256算法, 私匙使用固定秘钥
*
* @param secretKey jwt秘钥
* @param ttlMillis jwt过期时间(毫秒)
* @param claims 设置的信息
* @return
*/
public static String createJWT(String secretKey, long ttlMillis, Map<String, Object> claims) {
// 指定签名的时候使用的签名算法,也就是header那部分
SignatureAlgorithm signatureAlgorithm = SignatureAlgorithm.HS256;
// 生成JWT的时间
long expMillis = System.currentTimeMillis() + ttlMillis;
Date exp = new Date(expMillis);
// 设置jwt的body
JwtBuilder builder = Jwts.builder()
// 如果有私有声明,一定要先设置这个自己创建的私有的声明,这个是给builder的claim赋值,一旦写在标准的声明赋值之后,就是覆盖了那些标准的声明的
.setClaims(claims)
// 设置签名使用的签名算法和签名使用的秘钥
.signWith(signatureAlgorithm, secretKey.getBytes(StandardCharsets.UTF_8))
// 设置过期时间
.setExpiration(exp);
return builder.compact();
}
/**
* Token解密
*
* @param secretKey jwt秘钥 此秘钥一定要保留好在服务端, 不能暴露出去, 否则sign就可以被伪造, 如果对接多个客户端建议改造成多个
* @param token 加密后的token
* @return
*/
public static Claims parseJWT(String secretKey, String token) {
// 得到DefaultJwtParser
Claims claims = Jwts.parser()
// 设置签名的秘钥
.setSigningKey(secretKey.getBytes(StandardCharsets.UTF_8))
// 设置需要解析的jwt
.parseClaimsJws(token).getBody();
return claims;
}
}